天津之眼的来历(建于几年几月几日在哪)

2008年4月22日“天津之眼”摩天轮安装建设基本完成,座舱安装完毕。 2009年4月16日,永乐桥摩天轮正式开放。摩天轮天津之眼是天津市河北区的一处**4A级景区,是**第一摩天轮,是一座跨河建设、桥轮合一的摩天轮,兼具观光和交通功用。摩天轮外挂装48个透明座舱,每舱可乘8个人。舱内有空调和风扇调节温度,可同时供384人观光。摩天轮转动一圈的时间会受到乘客人数、天气变化的影响,保持在20至40分钟之间。天津永乐桥摩天轮的每个座舱的面积达到12平方米左右,可供8个人同时乘坐。据了解,48个座舱将在电力的驱动下匀速旋转,转一圈大约需要30分钟。可供300~400人同时观光。摩天轮的直径有110米,因此,对它的转动轴技术含量要求很高,天津之眼的转动轴是德国制造的,摩天轮已经通过了抗压、抗渗、抗折、抗冻等强度试验。扩展资料:天津之眼摩天轮传说:摩天轮上的每个盒子里都装满了幸福,所以当人们仰望摩天轮时,就是在仰望幸福

天津之眼的来历(建于几年几月几日在哪)?

在是 2009 4 16 竣工 天津之眼(The Tientsin Eye),全称天津永乐桥摩天轮(The Yongle Bridge Tientsin Eye),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海河畔,是一座跨河建设、桥轮合一的摩天轮,兼具观光和交通功用。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桥上的摩天轮,是天津的地标之一。摩天轮直径为110米,轮外装挂48个360度透明座舱,每个座舱可乘坐8个人,可同时供384个人观光。摩天轮旋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8分钟,到达最高处时,周边景色一览无余,甚至能看到方圆40公里以内的景致,被誉为“天津之眼”。

天津之眼为什么叫天津之眼

天津之眼,全称为天津永乐桥摩天轮,跨海河连接河北区与红桥区,是一座跨河建设、桥轮合一的摩天轮,兼具观光和交通的功能。“天津之眼”是**唯一建在桥上的摩天轮,是天津的地标之一。这座摩天轮直径为110米,轮外装挂了48个360度透明的座舱,每个座舱可乘坐8个人,可同时供384个人观光。摩天轮旋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8分钟,到达最高处时,周边景色一览无余,甚至能看到方圆40公里以内的景致,所以被誉为“天津之眼”。

**历史文化名城:天津

历史文化名城天津简介 天津市,简称“津”,是中华人民***省级行政区。为直辖市、**中心城市、超大城市、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、首批沿海开放城市,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、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、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、改革开放先行区。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,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(1404年12月23日)正式筑城,是**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。历经600多年,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、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。天津位于**华北地区,界于东经116 °43′-118°4′、北纬38°34′-40°15′之间。东临渤海,西靠首都北京和河北,北部和南部与河北接壤,天津市总面积11916.85平方千米。天津地处太平洋西岸,华北平原东北部,海河流域下游,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、子牙河、大清河、永定河、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。天津市气候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。天津历史文化 一、方言 天津话是北方方言中的一种,流行于天津及其周边地区,特指以天津老城为中心的一个尖朝南,底朝北的三角形“天津方言岛”内人们所说的方言

五大道天津之眼介绍

天津之眼,又称天津摩天轮,是位于**天津市和平区的一座摩天轮,是天津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。天津之眼建于2007年,是**第一座大型摩天轮,也是世界上第二高的摩天轮。它的建造标志着**在世界摩天轮建设领域的重要地位。天津之眼的高度为120米,直径为110米,共有48个透明的封闭式舱位,每个舱位可容纳8-10人。摩天轮的转速为每分钟1.5转,每一圈的时间为30分钟,旅客可以在摩天轮上俯瞰天津市区的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