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财叔和一位股份制**的人聊天,他是大倒苦水:**的日子不比以前了。

3月27日晚,该行公布2023年年报。第二天该行A股股价低开大跌,最高跌幅超过9%,震惊市场。正在举行业绩说明会的行长紧急安抚市场。

从财报上看,该行2023年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,成为上市后业绩增速最差的一年,业内罕见。

这位老**人着重强调他们行去年的息差已经下滑到1.74%,跌破了监管机构为商业**划定的1.8%净息差"警戒线"。

**的息差,主要是指**利息收入减去存款利息支出之间的利息差,目前**的80%收入来源于此。

近些年,商业**的净息差持续下降,2022年一季度首次跌破2%,到2023年末下滑至1.69%的历史低位,其中大行、股份行、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降至1.62%、1.76%、1.57%、1.90%。

昨晚,平安**公布了2024年一季度财报,也是今年上市**首份一季度报。报表显示,2024年一季度末,平安**净息差仅有2.01%,比2024年一季度的2.63%,下滑了62个基点,降幅十分惊人。比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的2.11%,下滑11个基点,可以说这个下滑趋势仍未止步。

平安**行长预计,今年内净息差将会降到2%以下。

从全行业看,2023年,**业整体面临着较大的营收压力。在已经披露2023年报的22家A股上市**中,包括工行、建行、农行、平安、兴业等13家主要**营收出现负增长。

在很多人看来,**赚利息差的商业模式堪称躺赢,工作稳定又体面,赚得也不少,一度跻身中**长们的最爱工作之一。12年前,有股份行行长在公开场合表示“企业利润那么低,**利润那么高,所以我们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。”

但时过境迁,作为百业之母的**,不可避免受到大环境放缓的影响,加上有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性要求,**业更加内卷。近日,招商**喊出了过“紧日子”的口号,还登上了热搜。

最近,小红书上有个热帖,说的是博主所在的**,为了省钱,把保安岗给取消了,大堂经理兼职保安。

在社交媒体上,**降本增效、裁员的内容屡屡成为热帖。

对很多**老人来说,**裁员还是20多年前的事情,当时为了股改上市,甩掉一部分包袱。但现在,隐性裁员已经不是新闻。

从年报看,与上年度相比,平安**在职员工减少1088人,降幅为2.46%。平安**2023年中报披露的在职员工数据为44077人,较年初只减少130人,这意味着该行的减员行动主要集中在2023年下半年。 

根据**年报数据,2023年农行、工行、兴业、平安员工总数均有一定下滑,分别减少1255人、8335人、3271人和1088人。

当下,对于一部分**打工人来说,在降本增效成为关键词的当下,也存在着“被替代”的风险。